藥品是與公眾健康和社會福利息息相關的重要產品,也是知識產權沖突的集中領域之一。在我國之前,美國、加拿大、歐盟、韓國等均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藥品專利鏈接制度,日本也建立了類似的新藥復審制度。
各國制度框架有一定類似性,但也存在差異,且對化學藥和生物藥的處理方式不同。這是由各國國情,特別是由各國自身創新藥與仿制藥產業的發展程度、醫藥市場特點、司法、行政及醫保體系的特點等所決定的。
一般來說,藥品專利保護體系除了藥品專利鏈接制度外,還包括橙皮書制度、專利保護期延長、實驗數據保護等配套制度,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對藥品專利鏈接制度進行解讀。
藥品專利鏈接制度解讀
2020年10月新《專利法》和2021年7月《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實施辦法(試行)》的實施為新藥交易制造了新的法律監管環境,藥品專利鏈接(Drug Patent Linkage),是指將申請審批上市的仿制藥與其所仿原研藥(創新藥)的專利“鏈接”起來,在仿制藥上市前提前解決其可能存在的專利侵權問題。
藥品專利鏈接是包含連接藥品上市申請審批程序與專利權確權程序及糾紛解決策略的一系列制度,涉及藥物監管部門、專利行政部門及司法部門等之間的復雜協作體系。
建立藥品專利鏈接制度的目的在于,在仿制藥的上市審批期間確認原創新藥專利的有效性,和/或相關仿制藥的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原創新藥專利的保護范圍,從而在仿制藥上市之前解決可能存在的專利侵權糾紛。由此既主動避免了仿制藥在上市后侵犯專利原創新藥的商業利益,從而打擊原研藥企長期研發的積極性,又防止了仿制藥上市銷售、使用后陷入了侵權糾紛而無法繼續供應患者,導致對公眾利益的損害。
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印發的《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行政裁決辦法》第六條規定,化學仿制藥申請人提交藥品上市許可申請時,應當對照已在中國上市原研藥品專利信息登記平臺公開的專利信息,針對被仿制藥每一件相關的藥品專利作出聲明。
根據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若對四類專利聲明有異議,可以自國家藥品審評機構公開藥品上市許可申請之日起4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請求行政裁決。若錯過45天期限,藥監局將不會對化學仿制藥注冊申請設置9個月等待期。對于首個挑戰4.1類成功且首仿上市的藥品,給予12個月獨占期激勵,這將使一些原研藥受到挑戰。
國內藥企對藥品專利鏈接制度的實踐
自2021年7月初藥品專利鏈接制度拉開序幕以來,有多種藥品被發起4.1類挑戰,發起專利挑戰的仿制藥上市申請人包括正大天晴、齊魯制藥、石藥集團、豪森藥業等多家國內藥企。
其中,截至2022年2月的4.1類專利聲明共涉及6個藥品,分別為南京海陵藥業艾多沙班、海昶生物白蛋白紫杉醇、石藥集團米拉貝隆、海南合瑞制藥達托霉素、正大天晴依維莫司和四川科倫藥物研究院瑞戈非尼。
目前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依舊可以對這6項專利聲明提起訴訟或請求行政裁決。這六款產品的簡要情況如下。
艾多沙班
艾多沙班是由第一三共開發的一款可直接作用于凝血因子Xa的新型抗凝藥物。2018年12月原研甲苯磺酸艾多沙班片在國內獲批上市。2021年6月海南先聲藥業仿制藥甲苯磺酸艾多沙班片申報上市,為國內首家。除海陵藥業外,2021年8月南京正大天晴對艾多沙班發起4.1類專利聲明。
白蛋白紫杉醇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原研產品Abraxane由Abraxis BioScience研發,后被新基(Celgene)收購,現為百時美施貴寶旗下全資子公司。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批準該藥用于乳腺癌、轉移性胰腺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2022年1月13日,科興生物和海昶生物合作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境內生產藥品注冊上市許可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米拉貝隆
米拉貝隆是安斯泰來研發的一款選擇性的β3-腎上腺受體激動劑,用于治療包括尿失禁、尿急和尿頻在內的膀胱過度活動癥,其緩釋片于2011年7月在日本獲批,2012年6月在美國獲批,2012年12月在歐洲獲批,原研米拉貝隆緩釋片于2017年10月在我國獲批,商品名貝坦利。除石藥集團外,2021年12月起齊魯制藥對米拉貝隆發起4.1類專利聲明。
達托霉素
達托霉素原研為禮來,禮來將達托霉素開發權授給Cubist Pharmaceutical,后Cubist公司被美國默沙東收購。2003年注射用達托霉素在美國批準上市,用于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引起的復雜的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2006年FDA批準注射用達托霉素用于成年和小兒患者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血液感染。中國批準的適應證與美國類似。
依維莫司
依維莫司片是一種口服mTOR選擇性抑制劑,可與胞內蛋白FKBP12結合,進而抑制mTOR的活性。依維莫司片于2003年在歐盟上市,2009年在美國獲批,2013年進入中國,獲批用于腎惡性腫瘤、星形細胞瘤的治療;現已在全球120多個國家獲批上市,積累了7萬多例使用循證。
瑞戈非尼
瑞戈非尼由拜耳原研,是一種口服多激酶抑制劑,可抑制腫瘤形成、腫瘤血管生成、遠處轉移及腫瘤免疫逃逸。2017年12月瑞戈非尼在我國通過優先審評程序獲批用于既往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的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治療,是我國首個獲批用于HCC二線治療的新藥。2018年,瑞戈非尼進入2017版國家醫保目錄,2020年成功續約。除四川科倫藥物研究院外,2021年9月齊魯制藥對瑞戈非尼片發起4.1類專利聲明。
總結
自2021年7月初藥品專利鏈接制度拉開序幕以來,已有多家國內藥企入局,對原研藥發起專利挑戰。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國內藥企發起專利挑戰。
對原研藥企來說,提前制定應對專利挑戰的策略十分重要,包括及時在上市藥品專利信息登記平臺登記相關專利,以及在完成專利登記后對仿制藥的專利聲明進行實時追蹤。
對仿制藥企來說,全面了解重磅藥物核心專利技術及到期時間,跟蹤全球研發進展,采取專利突破、專利規避等方式繞開專利糾紛、在潛力治療領域獲得領先的仿制藥市場地位非常關鍵,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綜合競爭力的提高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