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藥大產業路在何方?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11-18 打印內容
第三方掛號平臺
逐漸開始轉型
掛號一直以來都是就醫過程中的難題,尤其對于北、上、廣這種大城市,這一問題更加突出。完善的預約掛號服務對方便市民看病就醫意義重大,自2009年國家大力推行預約掛號以來,各種提供預約掛號服務的移動掛號平臺便應運而生。一時間出現了微醫(原掛號網)、就醫160等眾多以掛號服務為主要業務的企業。
然而,隨著移動醫療的不斷發展,自2014年起,越來越多的三甲醫院相繼推出自己的官方APP,開通預約掛號服務,并將更多的號源放到了自己開發的預約掛號平臺上。有報道顯示,北京兒童醫院官方APP上的號源占了日總號源的約2/3。協和醫院官方APP上的號源也約占日總號源的70%。
各大醫院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官方APP掛號服務,這對以專作掛號服務的第三方平臺無疑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因此,許多此前以掛號服務為主要業務的企業逐漸開啟了轉型之路。
微醫就是這種轉型的代表,微醫原名掛號網,2015年由純掛號業務轉型做提供醫患在線問診服務以及醫生之間在線交流的分級診療平臺,并在逐步布局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網醫院。對于轉型,微醫方面表示,掛號服務并未不做,而是在堅持掛號服務的同時深化了服務內容。微醫轉型,一方面是跟隨市場的需求不斷創新、超越,另一方面,要解決醫療痛點,不可能僅靠優化就醫流程來實現。現在整個社會已經由醫療需求轉向健康需求,專做掛號服務,既不符合社會需求,也不符合微醫自身的發展。因此,微醫希望由醫療平臺轉向健康平臺,通過實體互聯網醫院、家庭健康服務平臺等項目,為會員提供健康管理及其他綜合服務。
和微醫一樣,此前以提供掛號服務為主要業務的就醫160,也逐漸轉型成涵蓋導診、咨詢、在線支付、報告查閱等服務的綜合性醫療服務平臺。在企業看來,順應時代發展,加強線上線下的結合是互聯網醫療未來發展的趨勢,正如微醫方面表示,真正的移動醫療必須具備資源整合的能力,包括對醫藥以及基層、三甲醫療資源的連接與整合,以能提供線上線下結合、規模閉鏈服務,所以移動醫療的發展,未來一定是互聯網和實體醫療機構更深的融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