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加成”考驗零售備貨量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4-27 打印內容
“專業化是藥店的必經之路,品種梳理更是重中之重,不同于醫療機構,零售渠道主要集中在OTC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和中藥飲片。”郭亞洲進一步指出,品類管理不僅包括品類采購和供應鏈,還考驗運營能力。零售企業要有好的品種,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直供、獨家、高毛利品種,而是真正和醫療機構臨床治療需求相關聯的品種。“很多品種通過招標進入了醫療機構,但在院外并沒有覆蓋零售終端,零售渠道能否在短期內快速拿到這些品種很關鍵,其直接影響零售終端的品類能否得到更大的擴張。這無疑考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體系是否高效。”
工業企業趨于整合,零售行業也在提升集中度,未來通過深度合作,市場競爭必然同步加劇。事實上,由于終端控銷,哪怕是同一條街道上的不同藥店,一個品種就可能有多個廠家在不同店面銷售,零售行業并購整合趨勢之下,規格劑型過于混亂必然導致產品積壓,如何在保持合理利潤的前提下優化廠商和供應鏈結構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貴州一樹舒普瑪集團于近期啟動兩輪商品采購,針對多個暢銷品種進行招標,通過“談判議價”方式改革松散供應關系,在如今醫藥產業談“招標”色變的環境下,這無疑引發了上下游行業普遍擔憂。一樹舒普瑪董事長王春雷解釋,“此前藥店連鎖招標主要為了優化品種結構,面向的對象也主要是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尤其是優先獨家、直供和市場管控力強的廠家。一樹的‘招標’只是加強合作的一種嘗試,并非惡意壓價,我們也希望緊密連接工商關系,長期合作,保證上下游合理利潤,共贏發展。”
據了解,醫療機構常用品種在2000個左右,零售連鎖的經營品種則超過5000個,伴隨醫療改革逐步推進,醫藥分開、零加成將進一步推動零售門店的兼并重組,而主流大型工業企業都在積極向院外終端下沉,市場競爭壓力增大必然是全方位的,未來主流藥企也會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在院外渠道。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