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等廉價“救命藥”難買 原料藥背鍋?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4-5 打印內容
分析
原料藥價格持續上漲
對于硝酸甘油不好買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是由于原料藥價格上漲、原料藥生產廠家數量減少。我國生產的原料藥中,很多品種只有個別企業能正常生產,一些曾經獲得生產文號的企業,難以投入合格的生產條件,導致批文閑置。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局方面的信息顯示,我國的成品藥有1500種原料藥,其中50種原料藥只有1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只有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只有3家企業可以生產。再考慮盈利空間小的情況,真正生產原料藥的廠家數量可能更少。從而導致原料藥供不應求的局面。
如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有生產資格的企業只有沈陽新地藥業有限公司、河南九勢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但是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成分的藥品有2110種,對應的成品藥都是抗過敏、抗感冒的常見藥。撲爾敏價格暴漲,直接影響了上述藥品的生產和供應。面對原料藥價格上漲,下游藥企毫無還價余地,還經常面臨尷尬局面,或許要選擇停產。
建議
提高原料藥集約化生產水平
醫藥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短缺藥品定點生產、國家和省兩級儲備的基礎上,醫院結合實際情況,并按照臨床使用趨勢預判,訂購一定時間內所需的易短缺藥品。同時,為避免藥品原料漲價或產量不足造成藥品短缺,建議對短缺藥品的原料生產制定一些引導政策,以保證短缺藥原料的來源穩定。
醫藥企業管理專家建議應持續強化環保安全監管,倒逼原料藥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原料藥集約化生產水平,促使企業在調整產品結構、采用先進技術的過程中走上“近零排放”和綠色生產的軌道。
相關新聞
原料藥廠家壟斷價格被罰1283萬
2018年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出了反壟斷法實施10年來原料藥領域反壟斷案件的最大一筆罰單:對三家冰醋酸原料藥生產企業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共計1283.38萬元。冰醋酸作為原料藥,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濃縮液的生產。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濫用行為調查處處長劉健也公開表示,原料藥領域壟斷行為時有發生,損害患者和醫藥生產企業合法權益,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強原料藥領域反壟斷執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