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漲價近十倍 廉價救命藥為何“難見蹤影”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4-19 打印內容
記者注意到,針對完善原料藥保障機制,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國占建議,對大幅漲價的原料藥要加強檢查。同時,改革原料藥市場準入政策,簡化原料藥市場準入審批程序;結合即將全面實施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承接原料藥委托加工,促進一批原料藥小品種的集中生產。解決部分原料藥生產廠家少、供應短缺的問題。
我省某地醫保部門一位專業人士也建議,針對急救藥短缺問題,雖然藥店是市場化運營的,但政府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直接聯系廠家,加大采購供應短缺地市市場,以穩定局面。
■相關鏈接
醫改后“乙肝藥霸”降幅超九成 不少短缺藥仍逆勢漲價
2015年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決定從2015年6月起,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仍實行最高出廠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管理外,對其他藥品政府定價均予以取消,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新一輪醫改后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控制了醫藥費用不合理地過快上漲。雖然醫改成績喜人,可一些副作用也漸露端倪,有些藥價還是一管就降,一松就漲。 “急救用藥解磷定,還有濕潤燒傷膏的價格,最近一年來都漲了不少。”密云醫院急救科醫師高巍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急診的一些常用藥。”以解磷定為例,2017年價格不過十幾元,現在的價格已經是98元。 在醫院,漲價藥可不是局限在急診。大興區一家公立醫院的藥劑科主任董女士告訴記者,中期引產用藥利凡諾(依沙吖啶注射液),從去年初的10元左右,已經漲至目前的180多元;還有升壓用藥間羥胺,同期也是從幾塊錢漲到了40多元。 眼下,“4+7”城市帶量采購讓不少藥品價格水分又擠了不少,“乙肝藥霸”恩替卡韋的降幅甚至超過了九成。為何有些藥品還能逆勢漲價呢? “漲價的基本都是短缺藥,通過醫院陽光采購線上平臺有不少都買不到,醫院只能通過線下方式直接跟藥廠議價,價格往往都是藥廠說了算。”大興區這家醫院的藥劑科主任董女士說。據北京日報
征集
除硝酸甘油外,您身邊還有哪些救命藥出現了短缺或者價格上漲?您可以撥打熱線17896807971或通過微博留言“東方今報”向本報進行反映,記者將會對您反饋的情況進行走訪調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