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市場或因帶量采購政策而生變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7-31 打印內容
隨著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的公告更新,更大范圍的藥品帶量采購正在運籌中。
近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了聯合采購辦公室的一則通知,內容為開展86個品規的藥品相關基礎信息采集工作。換言之,第三批藥品帶量采購拉開序幕。早些時候,國家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國家醫保局”)有關司室召開座談會,就生物制品(含胰島素)和中成藥集中采購工作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
繼第一、二批集采著力在化藥品種上砍價后,國家醫保局的“靈魂砍價”觸角延伸至更多化藥品規,甚至生物制品及中成藥。
一端是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特殊病患者,另一端是有限的醫保基金。如何兼顧兩端,促使更多臨床用量大、醫保支付壓力大的藥物降價保供,惠及慢特病患者,考驗著各級醫保局的議價談判方案。
“談起來非常艱難。”武漢市醫保局的相關人士對記者直言。今年1月,武漢率先試水胰島素帶量采購,以170.57萬支的總采購量,與諾和諾德、通化東寶等企業進行議價談判。創新升級“以量換價”形式后,武漢醫保局最終促成,部分中標胰島素類藥品單價最高降43%。
以量換價再升級
同一個分組中,降價幅度小的藥企,就讓降價幅度大的藥企來替代。
建立常態化的集中帶量采購制度,將采購范圍向更多藥品、器械拓展,正從某種程度上變現著“以國家為單位進行藥品的集中采購”這一初始定義,采購范圍擴大已成定局。
化藥集采品種增加的同時,高值醫用耗材和中成藥、生物藥的集中帶量采購也提上了日程。
7月15日至16日,國家醫保局有關司室召開座談會,就生物制品(含胰島素)和中成藥集中采購工作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研究完善相關領域采購政策,推進采購方式改革。
國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本次座談會僅為初步征求意見,后續政策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預計生物藥后續將選擇部分品種率先試點再逐步推廣擴大范圍,中成藥大規模集采的前提條件可能尚不成熟。
實際上,國家醫保局2019年11月的一次調研,悄然為生物藥品種集采敲定試點。
據國家醫保局官網動態信息顯示,2019年11月21日,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在湖北省武漢市調研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和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胡靜林對武漢市探索非過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認真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擴圍結果。在此基礎上,鼓勵各地探索建立常態化的集中帶量采購制度,研究將采購范圍向高值醫用耗材和非過評藥品等拓展,持續降低患者用藥負擔。”
上述調研過后不久,武漢市藥械集中帶量采購服務平臺在2020年1月3日發布了《關于武漢市胰島素類藥品帶量議價的通知》,率先試水糖尿病用藥胰島素的帶量采購。帶量采購的胰島素類藥品品種范圍包括人胰島素(第二代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第三代胰島素)兩大類,約定采購量約為170.57萬支。參與議價談判的諾和諾德、禮來、通化東寶、甘李藥業等九家企業,被分為七組進行議價談判。按照胰島素類型分成的七組分別是:重組人胰島素、預混人胰島素、中效人胰島素,長效人胰島素、短效類似物、預混類似物、長效和超長效類似物。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