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守正創新 歙縣推動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杭州日報 來源:百家號 2021-6-4 打印內容
安徽歙縣是野生藥材資源的天然寶庫,地方志記載有天然藥用植物700多種,新安道地精品藥材30多種。據《歙縣改革開放·農業卷(1978-2013)》記載,植物藥材主要有厚樸、杜仲、山茱萸、黃精、七葉一枝花等118種,菌類藥材主要有茯苓、靈芝、蟬花、天竺黃等,動物藥材主要有靈貓香、猴骨、穿山甲、蜂巢、蛇蛻等。同時,歙縣積極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現有菊花、桔梗、鐵皮石斛、黃蜀葵、白芨、丹參、葛根、玄參等29種種養藥材,其品相好、品質優。
近年來,歙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重要論述,推動省委、市委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持續推動全縣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新安醫學的傳承發展奠定的基礎。
中藥材基地建設穩步推進。三年來,歙縣在13個貧困村實施了中藥材村集體經濟項目,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40余萬元,建立綠萼梅、黃蜀葵、黃精、牡丹等16個藥材基地。同時,以基地為依托,推動中藥材產業與農旅融合發展,打造上豐千畝綠梅基地、金川千畝山茱萸基地、桂林竦口百畝玫瑰及杞梓里水竹坑百畝藥用牡丹基地等中藥材特色產業旅游觀賞基地,促進了特色觀光農業的發展。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黃板、生物農藥和低毒農藥應用等措施,集成應用物理、生物、農業等防治,生態調控和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動藥材生產低農殘、低重金屬目標,全縣現有標準化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面積4250畝。
中藥材加工銷售紅紅火火。歙縣中藥材加工銷售以菊花為主,全縣現有菊花種植面積約6萬畝。近年來,歙縣不斷創新銷售方式,電商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猛增,約占全縣菊花數量和收入的30%以上;2020年,實現產量4500噸,一產產值達6億元。
北岸鎮、昌溪鄉等地,菊花經營收入500萬元以上有20余家。歷經10余年培育,發展了雅盛、芽典、山里山、芳茗、謝裕泰、翠明緣等一大批知名品牌,“雅盛”和“翠明緣”為安徽省著名商標,“芽典”為安徽省老字號。各類菊花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更是行銷海外。據統計,全縣菊花經營單位有數百家,含茶菊混合型生產經營單位、菊花專業經營企業與菊花經紀人、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及各類電商經營者等。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復合型茶菊經營單位4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復合型茶菊經營單位11家。
中藥材產業人才不斷壯大。為進一步提高全縣中藥材產業人員隊伍素質,專門聘請安徽省蠶桑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崗位專家對全縣貧困村、中藥材種植經營主體、種植大戶進行技術培訓,多次與淳安、建德、開化等地開展交流學習,在覆盆子、吳茱萸、前胡、黃精、浙貝母、三葉青、西紅花等方面,帶領種植大戶進行實地考察,現場交流種植經驗與技術,并與當地中藥材專家、經紀人建立了良好互動關系,經常性交流咨詢最新藥材市場動態信息,分析趨勢走向,引導農民調整種植品種,幫助解決生產難題。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