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條”發布十天,各地疫情防控調整了哪些舉措?
作者:中國新聞網 來源:醫藥網 2022-11-24 打印內容
自11日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以下稱“二十條”措施)發布以來,各地針對核酸檢測、人員管控等防控重點領域,陸續出臺相關調整政策,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
多地調整48小時核酸要求
中新網注意到,全國多地核酸檢測范圍和陰性證明時效要求都已經發生變化。
15日,山東疾控發布消息,山東省對省外入魯返魯人員(包括出省旅游探親返回人員)實行“落地檢”和“5天3檢”,取消了“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
15日,河南洛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答網友提問時表示,除進入各級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務場所需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外,進入其他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但要落實掃場所碼、測體溫、規范佩戴口罩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據《福建晚報》15日報道,自13日起,福建省立醫院、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進入院區需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此前要求為持24小時或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
這里倡導婚宴“應辦盡辦”
“要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是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發布以后,各地調整措施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這方面,合肥的做法獲得了不少網友好評。合肥市人民政府在14日發布消息稱,婚宴應辦盡辦,這是新人的大事,也是全市的喜事,倡導婚事新辦、喜事簡辦,不搞大操大辦,響應“光盤行動”,把喜事辦得更喜慶。
對此,有評論文章表示,從“停辦”“緩辦”,到“應辦盡辦”,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在防疫措施中看到鼓勵辦婚宴的。文章稱,這份暖心的背后不是隨意和放松,而是一份對于防疫的底氣。這是對國家優化防疫二十條最有力的回應。
合肥上述防控措施中也提到,桌數有多有少,但防疫措施一條都不能少。餐飲經營單位要安排人員督促顧客掃場所碼,查驗“兩碼”和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提醒顧客在公共區域活動時規范佩戴口罩。
部分地區高風險區數量有所增加
盡管核酸檢測做出調整,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疫情防控措施就此放松。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小組在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提出,既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對不負責任的態度,防止“一放了之”。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根據當前疫情態勢,北京、廣州、濟南等多地都發出倡議,倡導市民,讓周末“靜”下來。
此外,取消中風險地區后,各地結合疫情形勢,對于高風險區的人員管控也采取了新的措施。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