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藥企最關注八大問題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2-22 打印內容
3.建議政府協調開展配方顆粒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逐步實現飲片、配方顆粒和成藥的全產業鏈布局,促進配方顆粒相關政策落地工作。
遼寧:
1.中藥材不道地,導致中藥制劑療效降低,建議加強對中藥材種植基地的管理,中藥材供應商的管理,中藥制劑企業管理,使老百姓吃到放心藥,良心藥。
2.中藥材價格上漲,中成藥價格不漲反降,導致藥品生產企業利潤降低,無法生存,無法幫助國家解決就業問題。
3.中國藥典中的中藥材標準不能夠滿足該種藥材所用所有品種的質量標準,中藥材的質量標準需要提升。
4.明確《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中經典名方的處方、功能主治、炮制規范、度量衡等共性標準并公布,避免重復研究,造成浪費。
5.盡快出臺相關配套技術要求、標準規范等法規,在保證藥品安全的基礎上,應簡化技術要求和注冊流程,加快審評。
6.對于已上市藥企的經典名方,在達到優秀標準的基礎上,選擇安全性、有效性好的經典名方中成藥,給與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促進中藥經典名方的發展,促進臨床醫生認識經典名方。
6.原料藥
廣東:
原料藥市場能夠如此壟斷的原因一是政府對原料藥市場的監管有待加強;二是由于原料藥市場一直供需波動不大,價格穩定,廠家數量少,受“兩票制”的影響,基本由兩三家大藥廠占據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壟斷市場、操縱價格變得比較容易。同時國家出臺藥品指導價,也限制了中醫藥企業的發展。國家藥品注冊推行《原輔包登記及關聯審評》制度,但對于已上市生產品種變更原輔包材如何關聯的問題國家并沒有開啟對接窗口,致使企業無法規范操作,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發展,建議國家盡快配套相關政策,對已上市生產的品種,實行一票制,不經過代理商,直接賣給工業,取消中間環節。
重慶:
1.建議加大壟斷行為監管力度,重點監控原料藥的價格,及時糾正壟斷行為,保障制劑企業正常生產。同時加大對原料藥的“放管服”力度,用市場經濟手段從源頭上解決壟斷,保障下游制劑企業正常生產。
2.化學原料藥壟斷漲價已成為普遍現象,加上藥品招標“唯低價是取”,破壞了原料藥交易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危害藥品生產和流通的環境,損害了消費者和患者的切身利益。建議國家推行“原料藥、輔料和藥物制劑關聯審評”一定要落地;藥品招標不要唯低價是取,應遵循質量保證,價格合理的原則。
3.隨著環保執法力度日趨嚴格,環保紅線的高壓將使得無力進行環保投入的小型原料藥生產企業被淘汰出局。建議委托給符合國家環保生產標準的大型化工企業進行生產。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