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放開和技術革新的疊加影響下,藥品流通行業的格局生變,中小型藥店,尤其是單體藥店的生存情況愈加悲觀。
01
2017-12
01
2017-12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另有消息稱,新一輪艾滋病國家免費用藥目錄即將調整發布,艾滋病相關用藥的種類和范圍有望得到擴大。這對于現在和將來的市場而言,能起到不小的推動作用。
24
2017-11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針對白血病短缺藥巰嘌呤片市場斷供問題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切實加大國產廉價藥生產供應保障力度”。11月21日南都記者獲悉,國家衛生計生委等有關部門此前已采取措施應對,近日浙江浙北藥業已恢復巰嘌呤生產供應,第一批295萬片(約可滿足一年臨床用量)已完成生產檢驗,做好發貨準備。
24
2017-11
中國首個干細胞通用標準《干細胞通用要求》22日在京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會長周琪說,此舉將規范國內干細胞行業發展,促進干細胞轉化研究。
24
2017-11
業內人士指出,取消GSP、GMP認證,只是從行政流程上進行簡化,取消審批,企業仍需要遵循質量規范并保持、持續合規。這也意味著將有一套更嚴格的日常監管體系來替代以往的認證管理,這更加有利于提高藥品質量,促進新藥研發。
24
2017-11
2017年,國十七條、GPO、醫聯體、三明聯盟等一系列名詞,令人目不暇接。各地藥品采購政策多變,采購目錄準入的嚴苛控制、藥品價格的螺旋下墜、兩票制牽扯而來的商務等市場職能不斷加壓,折射了藥品集中采購在2017年唯一的“不變”就是持續、不停的“改變”。
17
2017-11
國內已上市大品種即將面臨一致性評價、注射劑再評價、工藝核對等政策的影響。本文通過回顧分析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的銷售排名前二十品種的變化,跟蹤目前各大品種展開一致性評價的進度,以觀察和評估政策對大品種的影響,分析企業對策。
17
2017-11
近日,在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和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共同主辦“第二屆北京國際醫學工程大會暨產品與技術交易博覽會”上,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副主任田曉娟透露:“在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快速審評審批的全力支持下,全球首個用于治療腎性貧血的口服藥物羅沙司他在中國的Ⅲ期臨床已經完畢,領先全球其他國家的臨床研發進度,正等待審批,而..
17
2017-11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基本病理特點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而引起的糖、蛋白質、脂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約有4.15億人患有糖尿病,中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患者數量約1.1億,約占成年總人口的10%!
17
2017-1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公眾對于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期待不斷提高,老百姓在盼望用上“放心藥”的同時,也在期待著有更多“好藥”進入市場。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多項政策鼓勵藥品創新,藥品研發和創新也因此駛入快車道——